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汝州一高的优秀学子
- 2、盘点历史上那些连中三元的人
- 3、关于写考中状元的诗句
汝州一高的优秀学子
1、汝州一高凭借其一流的设施、严谨的管理和卓越的师资力量,不断提升教育质量。近年来,高考上线人数持续增长,稳居平顶山市前列,多次荣获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、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,成为了汝州及周边地区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圣地和人才培育的摇篮。
2、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凭借其卓越的教育资源和严谨的管理,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人才。该校设施一流,师资力量雄厚,确保了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。近年来,高考上线人数逐年攀升,稳居平顶山市前列,屡获教育教学质量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的荣誉,被誉为汝州学子的理想殿堂和英才摇篮。
3、建校50年,汝州一高累计向各类高校输送万名优秀毕业生,为汝州各行各业培养了万名建设人才 。
盘点历史上那些连中三元的人
钱棐: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官员,他不仅在乡试、会试中表现出色,而且在殿试中也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,最终成为状元,实现了连中三元的壮举。 王名世:明朝时期的王名世也是连中三元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崔元翰,字以行,是唐代博陵安平(今河北定州)人,于建中二年(781年)考中状元。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记录在案的“连中三元”的人物。崔元翰的诗作被收录于《全唐诗》中,共有七首流传至今。 武翊黄,字坤舆,官至大理卿。
崔元翰(729-795年),河北定州人,字以行,自号博陵先生。他在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年)考取辛酉科状元。崔元翰不仅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方记录的“连中三元”的人物。《全唐诗》收录了他的诗作。张又新(生卒年不详),河北深县人,字孔昭,是唐代工部侍郎张荐之子。
崔元翰(729-795年),博陵安平(今河北定州)人。名鹏,字以行。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)辛酉科状元及第。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。考官:礼部侍郎于邵。试题《白云起封中赋》等。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“连中三元”的人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七首。武翊黄,字坤舆,官大理卿。
崔元翰,字以行,博陵安平人。唐德宗建中二年(781年)辛酉科状元及第,被誉为我国第一个“连中三元”的人。 武翊黄,字坤舆,官大理卿。府选为解头,及第为状头,宏词为敕头,时号武氏三头,生卒年不详。
关于写考中状元的诗句
得意犹堪夸世俗,诏黄新湿字如鸦。 ——出自宋代:苏轼《和董传留别》译文: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,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金榜题名的名字。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 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——出自唐朝孟郊《登科后》。
《鹧鸪天》(庆佥判王状元)宋代:赵善括 玉殿分荣两桂华。灵根移植在长沙。风姨先绽无双蕊,月姊重开第一花。金榜烂,玉音加。从今稳步上天霞。休夸水系三千里,且歌笙歌十万家。《送莫仲节状元归省》唐代:柳珪 青骢聚送谪仙人,南国荣亲不及君。椰子味从今日近, 鹧鸪声向旧山闻。
《使至塞上》唐·王维——单车欲问边,属国过居延。征蓬出汉塞,归雁入胡天。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萧关逢候骑,都护在燕然。王维,唐开元十九年(731 年) 辛未科状元。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,其诗歌艺术被认为“自李(白)杜(甫)而下,当为第一”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出处:唐·李白《行路难·其一》释义:相信总有一天,能乘长风破万里浪; 高高挂起云帆,在沧海中勇往直前!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出处:清·曹雪芹《临江仙·柳絮》释义:不断地借助于风力,让我青云直上。手中电击倚天剑,直斩长鲸海水开。